本网讯:12月4日下午,基础课部召开AI背景下“课程+医药”人才培养研讨会。校长助理王文博及全体无课教师参会。会议由基础课部负责人主持。
会议现场
校长助理王文博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基础课部负责人表示,以“三结合 五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施“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项目,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人特我新”的差异化建设理念,突显学校特色,既是学校新时期发展的新凝练、新思路、新布局,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新动力、新方向、新设计。在此背景下,基础课部需要紧跟时代前沿、学校步伐,以科技赋能教学为导向,更新教学内容,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AI与“课程+医药”融合新路径,再谋划新内涵、新任务和新举措,为筑牢课程改革“基点”深度赋能,形成“课改有成效、发展有优势、工作有亮点”的新局面。
王文博在讲话中强调,当下教育部统筹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行动,将其融入中医药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基础课部应在AI赋能教学上下功夫,以“课程+医药”发展为底色,利用先进教学模式保障教学成效,跨院系、跨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打通课程壁垒、打造一流团队,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部门副高以上教师代表、各教研室主任、青年教师代表等15位教师就“课程+医药”具体实施路径、成效、目标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为践行“课程+医药”赋能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广阔视角和可行发展思路。在“英语+医药”教学模式中,教师利用AI技术进行医学英语文本的自动翻译和智能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在授课中加入医药英语术语及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医学领域的英语交流能力。在“数学+医药”教学模式中,教师积极与医药学院合作,在药物研发领域利用数学建模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优化给药方案和剂量;利用数学建模构建疾病传播模型,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基础课部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指出,AI背景下“课程+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大学数学及大学英语基础课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与技术融合;二是实施个性化与差异化教学;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四是探索教学评价的精准化;五是提升教师AI思维;六是培养师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以此,形成部门特色亮点,提升部门核心竞争力,为培养新时代“医药+”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基础课部将在夯实学业基础赋能学生成长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务实功求实效,聚合力谋发展是关键。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推动了基础课部“课程+医药”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的有效实施,对部门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部门将聚焦学科发展,做实课堂建设,关注学生活动,多方位融合,掌握多学科文化素养,持续服务学校产教融合创新体系,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学校特色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