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三五”巡礼|马克思主义学院:立德树人 守正创新 笃行致远 再谱新篇

2021-03-09 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钟亚琼

编者按:砥砺奋进谋发展,扬帆逐梦再起航。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之际,学校官方网站、微平台近期特别推出《回眸“十三五”开启新征程》系列报道,回顾我校各部门、各单位“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工作成果,向每一位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陕商院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新的伟大征程中,让我们继续发扬学校“尚德励志、勤奋自强、求实拓新、包容开放”的精神,续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立德树人  守正创新  笃行致远  再谱新篇


“十三五”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思政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铸魂育人落到实处,在基层党建、队伍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奋进“十四五”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凝心聚力,以党建统领学院发展

“十三五”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紧扣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脚踏实地、创新发展。在学院建设中,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党的领导,推进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理论学习、课程改革、集体备课强调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将理论学习与科研教学相互融合,切实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真正做到学深悟透。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并形成了一以贯之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研究的优良传统与积淀。学院任静、刘包产、杨继顺等7名教师先后被共青团咸阳市委聘请为“青年讲师团”讲师。2016年、2018年两次被校党委授予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获得校级优秀党员14人次。





二、梯次培养,建设德才兼备高素质教师队伍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十三五”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引进与培养、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采取“引、聘、培”等方式,延揽学术领军人才,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学科研能力不断增强,青年思政骨干不断涌现,初步形成了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师德师风优良、理论功底深厚的的教师队伍。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快速壮大,发挥领导干部、名师专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讲深、讲透、讲好。“十三五”末,高级职称占比达36 %,博士学历专职教师5人,占比19%,校级教学名师3人,3人具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校级“最美教师”2人。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和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感和使命感。2016年、2020年学院获评校级“师德建设先进集体”,1人获评校级师德先进个人。同时,学院采取“五结合”培育方式,对教师进行梯次培养,着力打造名师团队。共组建校级教学团队3个,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得奖项36项,其中省级15项。2名教师获得陕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学院荣获陕西高校思政课大练兵“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三、铸魂育人,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思政“金课”

“十三五”期间,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人以立德为先,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对学生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强化问题意识和团队攻关,注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十三五”期间,学院共建设校级精品课程2门、在线课程2门,主持教学改革项目11项,其中省级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获得2项教学成果奖。立足“思政+学院+专业”,以成果项目为抓手,探索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新路径、新模式,挖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渠道和新方法,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产出一批充满陕商院特色的实践教学成果。2020年出版《感悟战疫育大爱》、《新时代的榜样》等学生实践成果。并在打造“3.25”—“5.25”心理健康宣传季品牌活动中,指导学生参加校园心理剧大赛,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佳绩。




四、强本固基,凸显科研支撑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聚焦理论和现实重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科研制度保障,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出台激励制度、支持学习交流、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等举措,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十三五”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共16项,校级科研立项24项,横向课题立项9项;发表学术论文101篇;获得省级科研奖项4项,横向到账70.5万。获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项5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




五、服务社会,占领思政教育新阵地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意识形态阵地作用,积极参与学校扶贫工作“十个一”建设活动,为武功县中小学教师做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心理讲座及道德讲堂活动2场、开展《乡村“道德讲堂”》主题报告2场。并积极开展扶贫工作理论研究,先后发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等学术论文。2020年,我院5名教师参加了陕西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会防疫公益热线,3位老师获得“陕西省高校抗疫心理调研大数据分析教育管理优秀个人奖”,2人获得“陕西教育系统疫情心理援助平台”优秀志愿者称号。2名老师在咸阳市青年讲师团云课堂推出《疫情大考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等作品。同时,学院不断加深健康中国理念,投身公益心理事业。心理教师团队与学生社团走出校园,走进三原东周儿童村、咸阳石村小学等地进行公益心理讲座10余次。开展在线心理科普活动,累计直播26次。学院不断搭建能够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的平台、探索了几个社会服务的重点方向、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使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形式,创造了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


乘风破浪再扬帆,砥砺奋进正当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与宣讲,培养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增强立德树人的思想自觉,讲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切实肩负起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继续努力奋斗。

Baidu
sogou